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详情
生命健康有了“中央厨房”——徐汇枫林创建融合型科创街区纪实

百度新闻   2023-08-13 14:52:26

作者:刘颖颖

“徐汇枫林可以对标波士顿与剑桥,那里不仅有麻省理工和哈佛,还有众多医药大企。”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飚从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到留学归来成为有机所的研究员,在枫林这片沃土扎根多年。他的这句话道出了科研工作者对徐汇生命科学创新策源与产业发展的期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今,这份期望正逐渐成为现实。目前,徐汇区正着力打造 “枫林生命健康科创街区”,依托枫林在科技创新创业上的丰厚积淀,聚焦生命健康产业,营造适应生命健康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融合发展,彰显城市风貌特色、保障人才安居乐业的融合型科创街区。

枫林街区范围图

推动街区空间融合 打造“三体空间”

枫林街区包括 “五横四竖”的地面街道,分布有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及著名医疗机构。区域内工作、生活着一批世界级的生命健康领域的大师,集聚了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等国内龙头企业,以及一批著名国际生物医药跨国公司的办事机构、科技小巨人企业入驻。为此,徐汇区会同相关部门,在枫林再造街区空间功能,强调融合共生的“场景城市”建设,创新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三体空间”。

枫林大楼

街区通过提高公共空间能级,鼓励国资、适当引入社会资本,开发建设创新街区公共空间和商务空间;提供区政府政策支持,尝试推动创业企业可承受的灵活办公空间拓展。在推进建筑物内部更新改造过程中,重点考虑增加公共类的商务办公空间,鼓励区域内大学科技园、办公楼等楼宇大厅与一楼的公共空间自然衔接;并与外围开放空间互通,增加空间使用上的灵活性与包容度。另外,街区还设立了租赁便捷、居住舒适、租金适中的人才公寓、公租房,为单身的知识创业者和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打造临近、紧凑的生活空间。打造由办公空间、生活空间、商务协商的第三空间形成“三体空间”,为枫林科创街区发展创造宜居宜业宜商的优越环境。

为创新转型发展配送“源头活水”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星罗棋布的大院大所,为建设科创街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街区内的生命健康科研机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早已涌现出了大量的世界标志性、世界领先、世界前沿的科研成果,形成了枫林科创街区融合发展的“学术锚”。

复旦上医的“枫林红”大楼

创新要素积淀丰厚,各类创新平台齐备,让枫林科创街区拥有良好的成果转化链条基础。当前,上海正积极打造生命科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而徐汇则以生命健康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目标,率先搭建起融合了“生命健康创新浓度”与“成果转化商业速度”于一体的成果转化创新链“枫林hub”平台。同时,枫林科创街区内还成立了分子纳米、免疫治疗、生物制造与反应器、分子功能实现、医工交叉等5个创新转化平台。

随着“枫林品牌”正式写入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上海方案”,徐汇已经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代表,参与到生物医药领域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枫林联盟作为“双引擎”驱动的开放式协同创新网络联盟,也逐渐形成人才、资本、临床、技术、服务等资源要素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

用人才吸引人才 壮大街区学术朋友圈

枫林区域内汇聚了以44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高端科研人才,是生命健康领域的精英阶层。这个强大的高端学术圈及其号召力成为了枫林科创街区吸引各类生命健康领域人才的关键所在。

街区一方面参考世界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成功案例,引入设立“学术明星制度”,利用学术明星个人和他背后的整个网络,“以人才吸引人才”,激发区域创新力量;另一方面,发挥科协组织力量,以街区内赛事、项目、奖励等多种形式支持鼓励生命健康类人才科技创业。例如,引进上海市创业基金,发挥大学生创业基金作用,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建立多层次的创业支持系统;举办科创街区各种合作交流会;举行针对前沿技术、创新成果的展览、路演、对话等活动……徐汇正不断吸纳和壮大科创人才队伍,厚植科创人才优势。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