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早老性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期的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AD治愈方法或药物。近年来,针对AD的新药潜在靶点探索及开发作用于潜在新药靶点的药物是医药企业、科研院所探索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生物学团队郝小江课题组致力于植物源抗早老性痴呆活性物质的发现探索,例如,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蔡景霞课题组合作研究的已进入二期临床(IIa)的“芬克罗酮”,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崇林课题组合作发现的可促进溶酶体生成的重要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巨大戟醇酯(Nature Cell Biology 2016;18(10):1065-77)等。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其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的过度产生及清除不足被认为是诱发AD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日,郝小江课题组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课题组合作,在苦木科牛筋果中发现结构新颖的具有7/6/6/6/5环系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其结构最终通过X-ray单晶衍射实验得到确认。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该化合物可通过多靶点起作用。它可抑制β-分泌酶(BACE1)蛋白的合成,并可促进α-分泌酶亚基编码基因如ADAM10、ADAM9和ADAM17的转录与翻译,从而使得前体蛋白APP向非淀粉样途径转化,抑制Aβ的生成;其抑制Aβ生成的活性与阳性对照吉非罗齐相当。这是首次发现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或可作为AD治疗的先导化合物,该研究为新型AD药物的研发探索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以Harpertrioate A, an A,B,D-seco limonoid, with Promising Biological Activity Against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Twigs of Harrisonia perforata (Blanco) Merr为题,以封面文章发表在Organic Letters上,并已申请发明专利保护。2017级昆明植物所与云南大学联培硕士研究生唐小涵、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罗荣灿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姚永刚、昆明植物所研究员邸迎彤与郝小江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以及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等的资助。
研究发现抗阿尔茨海默病先导化合物

张记麻辣烫加盟 刘记麻辣烫加盟
天富龙、锦江电子上交所IPO已问询
石榴快播丨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自治区区属国有企业座谈会今日召开
终极斗罗15:家丑不可外扬,传灵塔却反其道而行之
武汉地铁几点开班收班(武汉地铁几点开班)
河北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多措并举保障农业生产
新化:洋溪镇撬动行业协会力量,助推农村建筑安全、耕地保护和控违拆违工作良性开展
邓伦犯了什么事 邓伦被强制执行 基本情况讲解
华谊兄弟:《非诚勿扰3》已于6月开机制作
嘉峪关酒泉机场工程顺利通过行业验收 计划9月7日复航
马自达3昂克赛拉配置推荐,买2.0L入门版足够!
国产小爆款《火山的女儿》销量60万!Steam好评如潮
基金研究周报
禹洲集团上半年合约销售额约117亿元
GGII:6月全国备案154个储能项目 总规模达15.4GW/34.9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