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闻名的"北方戏窝子",河北孕育培养了多位享誉全国的戏曲名家,后起之秀更如雨后春笋,星光璀璨。系列报道【燕赵腔调"北方戏窝子"】今天来看在各项利好政策引领下,我省戏曲人才传承有序、枝繁叶茂。
唱腔华丽婉转、动作英武飘逸。京津冀名家名段演唱会上,郝士超用拿手剧目《林冲夜奔》点燃全场观众的热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观众:
演的戏真好,特别精彩,挺过瘾。
不久前,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评选中,郝士超正是以这部作品独占魁首,斩获梅花奖,成为河北第34朵"梅花"。
"一树梅花一树诗,顶风冒雪傲奇枝",这是河北梆子《钟馗》中的经典唱段。这一部《钟馗》,从三度梅花奖得主裴艳玲,到戏曲表演艺术家吴桂云再到郝士超,串联了河北老中青几代人的梨园情。
梅花奖得主 郝士超:
河北这片热土培养了我,滋润了我,河北这片大地给了我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一朵又一朵梅花穿越时光绽放光彩,传承是它的绚丽底色。在众多老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下,青年戏曲人才不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后起之秀不断涌现。在刚刚结束的京津冀河北梆子青年群英会上,河北青年戏曲演员张警月、孙娜包揽冠亚军,在三地河北梆子种子选手中脱颖而出。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演员 孙娜:
我们要感恩有这样的一个好时代,我们要抓好现在的时机,提高自己,让"北方戏窝子"这个名号叫响叫亮。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青年演员 张警月:
能够让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我们河北的家乡戏河北梆子。
代代梨园弟子薪火相传,共同点亮"北方戏窝子"。我省不断优化完善戏曲人才培养措施,支持有条件的戏曲院团吸收学员,累计培养输送戏曲专业人才800余人。这些人才不断地滋养着河北的戏曲事业,也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河北梆子音乐人才培养、武戏人才培养等十余个国家艺术基金戏曲类人才培养项目落地河北,培养提升戏曲专业人才200余人。
梅花奖得主 吴桂云:
全国各地,不同的剧种不同的院团,无论大小院团,每个团都有我们河北人,我们河北这个“北方戏窝子”,为全国的戏剧作出了很多的贡献。
我省各艺术学校多年来累计培养河北梆子、京剧、石家庄丝弦等戏曲人才近2万人,为"北方戏窝子"提供了人才支撑。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 蒋国新:
我们加大了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河北的)34朵梅花我们学校走出了25朵。面向全省的市县一级剧团,对在职戏曲演员的培养,整建制进行培训,为"北方戏窝子"培养和输送更多的戏曲人才。

多彩夏日 快乐暑假——河北各地中小学生开启暑假生活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丨与子同袍
聚焦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等问题 国家发改委十七条措施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上线,可查培训机构信息
华为p30时间怎么设置24小时制 华为p30时间如何设置24小时制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
全球首台十六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6月我国运输生产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超三千八百万吨 完成预计旺季收购量约六成
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铸师魂!济南市莱芜职业中专召开2023年退休教师代表座谈会
气氛热烈,秩序井然!济南市莱芜职业中专顺利组织第二次招生报到工作
莱芜职业中专:拥军走访促共建 共叙军民鱼水情
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三(1)中队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校园活动
安全“童”行 谨防溺水——济南市莱芜区汶源学校开展防溺水校外宣传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