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闻网讯 作为一名军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主任李伟带领团队深耕不辍、精益求精,彰显着新时代白求恩的风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有力的保障。“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一名军医的职责和使命。
纸短情长,为军服务温暖有力
【资料图】
一天,普外二科收治了一名91岁的抗美援朝高龄老兵,患者因腹痛、严重贫血在当地被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近10多种基础病,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让很多医生犹豫不决。
李伟在得知情况后表示:“前辈们用无私奉献换来如今的岁月静好,他们的生命大于天,再难,我们都要尽全力救治!”开通绿色通道,迅速进行收治,李伟带领团队反复研究病情,制定严密周详的手术计划,争分夺秒展开手术,把握每一分生的希望。
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后,李伟成功为患者实施胃癌根治术,术中出血仅十几毫升。在全方位贴心的护理之下,患者的身体渐渐好转,顺利出院并给医护送上锦旗。
李伟表示:“每一面锦旗都写满了责任和信任,既是荣誉也是鞭策,作为新时代人民军医,姓军为兵,精益求精,力争做好官兵健康坚实后盾。”
李伟在做手术 供图/姜宜林、张彬楠、李苗瑜
器械先进,人机配合完美守护
去年夏天,医院接收了一名70岁男性患者,经检查诊断为低位直肠癌,位置距肛门边缘仅3厘米。由于肿瘤位置非常低,且患者年纪大,体质弱,伴随高血压,冠心病,手术风险高,保肛难度大,传统手术还是行复杂的保肛术,李伟团队陷入两难选择。
经过慎重考虑,李伟决定迎难而上,使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ISR技术进行手术。整个手术历时2个小时,出血不足20毫升,癌变部位全部切除且肛门完整保留。术后第三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主要在于通过3D视野和放大镜头,真实还原人体的解剖深度和层次;配合高自由度可转向的机械手,局部操作更加灵活、精确,能够完成传统腹腔镜难以做到的技术动作。
自医院引入达芬奇机器人后,普外二科已先后为13位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机器人手术,术后效果良好,患者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手术后患者感激李伟 供图/姜宜林、张彬楠、李苗瑜
杏林春满,创造生命的“不可能”
“李主任,感谢你们啊,是你们让我生命延续,我要把这张团圆照发给你,因为你是照片背后最大的功臣!”前不久,拍完照片的吴爷爷,第一时间拨通了李伟的电话,不停地表达着感谢。当年,88岁的吴爷爷查出结肠癌,因肿瘤破溃、慢性失血导致贫血,由于手术风险高,成功率低,很多医院不肯为吴爷爷手术。辗转多家医院后,他们来到了普通外科二病区,李伟表示,“我们是人民的军医,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无论多难都不能放弃。”
“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出现休克!”术前,患者突发心脏骤停,能否手术让李伟犯了难,是继续还是放弃?经过全力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吴爷爷病情稳定后,李伟决定再次手术。有人觉得他太冒险了,替他捏了一把汗。“救命要紧,这个险必须得冒!”李伟表示,有什么风险他来承担,不能辜负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术中,李伟精准操作,快速切除肿瘤,手术成功。像这样“冒险”的手术,在他的从医履历里已是屡见不鲜。之所以能在这些手术中游刃有余,与他不断探索前沿医技是分不开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能做的,只有竭尽全力。”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王珊 通讯员姜宜林、张彬楠、李苗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