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4月25日电(记者严勇)86岁的董学书是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一名蚊虫研究专家,已跟蚊子打了70年交道。大到蚊种的鉴定分类和蚊媒传染病防治,小到蚊子标本上肉眼看不到的部分,董老都熟稔于心。
1951年,16岁的董学书进入贵阳医学院(今贵州医科大学)学习。读书时,因为学的是传染病昆虫专业,蚊子成了他的研究对象。
就研究蚊子来说,他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显微镜下画蚊子、野外抓蚊子、手把手教学生制作标本……即便是退休以来的26年,董老几乎每天往单位跑,手头的工作还是围绕蚊子。
“研究蚊子主要是为了蚊媒传染病的防治,好比与敌人开战前,首先得搞清楚对方底细。”董老说。
董老的一天,从给蚊子喂食开始。为满足日常实验需要,董老多年来一直有养蚊子的习惯,蚊子的一日三餐都由他来负责。早些年,董老开设了一间养蚊室,离他办公室不远。
进出养蚊室格外讲究,需经过三道门。这里边不透光,放着10多个蚊笼,里面装着幼虫和成蚊。“喂幼虫得撒上一点捏碎的鱼饲料。”董老说,每次不能喂太多,要让它们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幼虫长大后,喂点糖水就行。
有时,董老忙手头工作来不及吃饭,却总惦记着养蚊室里的蚊子是不是饿肚子。喂完幼虫后,他又来到单位里蚊子最多的地方——标本馆。这里收集了云南的上万套蚊虫标本。
董老这一生为何会跟蚊子打交道?故事还得从疟疾防治说起。
1956年,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暴发疟疾,董老所在的原云南省卫生防疫站接到处置任务。他们一行10多人匆忙赶往现场。
当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防治疟疾只能通过控制它的传播媒介——按蚊。仅在勐海,按蚊就多达50余种,精准找出传播媒介成了当务之急。
有人专门跑村民的卧室,有人负责跑猪圈牛棚。守在猪圈牛棚前,臭气熏天的味道不好闻,但因为蚊子多,董老倒也乐意,露出大腿直接诱敌。没过几分钟,大腿上就招来很多蚊子,他用吸蚊管把它们吸进玻璃瓶,再通过解剖确定其唾液腺是否存在疟原虫。
耗时两年,他们终于得出当地蚊种分布的季节消长规律,并确定了微小按蚊是传播疟疾的媒介蚊种。随后,有针对性的防蚊灭蚊工作陆续开展,并取得很大成效。经大量群防群治工作,疟疾感染率逐步降低。
受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影响,疟疾曾广布云南。云南也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疟疾流行因素最复杂、流行程度最严重、防控和消除疟疾最困难的地区之一。
如今,通过几代疟防人的不懈努力,云南的疟疾防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年6月,云南省通过国家消除疟疾终审评估,曾被称为“瘴疫之区”的云南,连续4年无本土感染疟疾病例,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
听到这一消息,董老比任何人都激动。他感慨说,他们这一辈人把青春年华都奉献在这一件事上,盼的就是这一天。
即便如此,董老摸清蚊子“家底”的工作还在继续,研究范围扩展到缅甸、老挝等国家。他说,趁身体还可以,就得持续跟它们做斗争。
[ 责编:战钊]
石榴快播丨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自治区区属国有企业座谈会今日召开
终极斗罗15:家丑不可外扬,传灵塔却反其道而行之
武汉地铁几点开班收班(武汉地铁几点开班)
河北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多措并举保障农业生产
新化:洋溪镇撬动行业协会力量,助推农村建筑安全、耕地保护和控违拆违工作良性开展
邓伦犯了什么事 邓伦被强制执行 基本情况讲解
华谊兄弟:《非诚勿扰3》已于6月开机制作
嘉峪关酒泉机场工程顺利通过行业验收 计划9月7日复航
马自达3昂克赛拉配置推荐,买2.0L入门版足够!
国产小爆款《火山的女儿》销量60万!Steam好评如潮
基金研究周报
禹洲集团上半年合约销售额约117亿元
GGII:6月全国备案154个储能项目 总规模达15.4GW/34.9GWh
3连板大连热电(600719.SH):拟筹划的资产重组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联泰环保:联合中标汕头市澄海区莲下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完善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