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波研究组的研究成果PD-L1 degradation is regulated by electrostatic membrane association of its cytoplasmic domain。研究发现,酸性磷脂对PD-L1胞质域(PD-L1-CD)的上膜起着重要调控作用,二甲双胍可以竞争性地使PD-L1-CD从膜上解离下来,并进一步影响PD-L1的稳定性。该研究拓展了对于二甲双胍抗肿瘤分子机制的理解。
细胞程序化死亡配体1(PD-L1)是在肿瘤细胞表面上高表达的配体分子,与T细胞表面细胞程序化死亡受体-1(PD-1)特异性结合后,使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影响T细胞的活化、增殖,从而使T细胞失去原有的抗肿瘤杀伤作用。
近年来,以PD-1/PD-L1通路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取得进展。然而,近期研究发现,PD-L1除了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高表达,还大量存在于肿瘤细胞的循环内体、高尔基体和微囊泡上。肿瘤细胞会释放富含PD-L1的外泌体,对细胞膜表面失活的PD-L1进行补充和更新,导致PD-L1的抗体药物无法有效地抑制不断更新的PD-L1从而失效。最新的研究发现,PD-L1-CD存在各种翻译后修饰,并在调控PD-L1稳定性和表达水平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以PD-L1-CD为靶点,可以从体内将PD-L1降解,彻底清除肿瘤细胞表面和内部的PD-L1,是更有效的阻断策略。因此,了解PD-L1的降解调控机制,将提供更多的特异性针对PD-L1的免疫疗法。
本研究中,科研人员使用核磁共振和生化技术,发现PD-L1-CD在酸性磷脂存在的情况下,N端会与膜贴合。其中,近膜区的三个精氨酸(R260、R262和R265)通过静电作用与细胞膜上的酸性磷脂结合,这对PD-L1-CD与膜的相互作用较为关键。当PD-L1-CD包埋于细胞膜中时,会阻断翻译后修饰和下游降解通路,使细胞表面的PD-L1更稳定,增加PD-L1的表达。突变R260、R262和R265三个精氨酸,会影响PD-L1-CD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PD-L1的泛素化,加速其降解。核磁滴定和细胞实验进一步发现,II型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可以竞争性破坏PD-L1-CD和酸性磷脂的静电作用,从而达到降低PD-L1表达的效果。研究显示,酸性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调控PD-L1稳定性和降解。该研究提出了新的二甲双胍调控细胞中PD-L1水平的机制,并为以PD-L1为靶点的相关免疫疗法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酸性磷脂调控PD-L1-CD与膜相互作用并影响PD-L1降解的示意图
[ 责编:战钊]
石榴快播丨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自治区区属国有企业座谈会今日召开
终极斗罗15:家丑不可外扬,传灵塔却反其道而行之
武汉地铁几点开班收班(武汉地铁几点开班)
河北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多措并举保障农业生产
新化:洋溪镇撬动行业协会力量,助推农村建筑安全、耕地保护和控违拆违工作良性开展
邓伦犯了什么事 邓伦被强制执行 基本情况讲解
华谊兄弟:《非诚勿扰3》已于6月开机制作
嘉峪关酒泉机场工程顺利通过行业验收 计划9月7日复航
马自达3昂克赛拉配置推荐,买2.0L入门版足够!
国产小爆款《火山的女儿》销量60万!Steam好评如潮
基金研究周报
禹洲集团上半年合约销售额约117亿元
GGII:6月全国备案154个储能项目 总规模达15.4GW/34.9GWh
3连板大连热电(600719.SH):拟筹划的资产重组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联泰环保:联合中标汕头市澄海区莲下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完善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