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因病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0月24日,杨振宁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10月24日,杨振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
(资料图片)
现场人群排成几列长队,依序进入礼堂,向杨振宁的遗体三鞠躬。在场者曹先生告诉南都记者,杨先生遗体身边围满了各界敬送的花圈。人们身着黑衣、佩戴白花,有的还自己带来了挽联、书法等,交给现场工作人员。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莫言手书短诗表达悼念。
莫言手书新诗《悼杨振宁先生》。
莫言手书短诗如下:港岛悲闻坠大星,满天秋雨叶飘零。先生原本仙乡客,归去犹留百世馨。
他解释道:“惊闻杨振宁先生仙逝,忆起与先生四次相见情景,书短句以寄哀思,将来或可再写长文。”落款是“晚生 莫言”。
南都记者了解到,2013年5月15日,杨振宁与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91岁的杨振宁问:“如果把爱迪生请来,在这个世界生活一个礼拜,哪一个东西是他最意想不到的?” 莫言接话道:“手机,我觉得是手机。”“我也同意是手机,用这个东西,我们就能和远在美国的人通话,多神奇啊。”杨振宁说。
莫言和杨振宁。
对话的结尾,莫言与杨振宁被问及有什么寄语送给在场的青年学子,莫言说“青春万岁”。杨振宁思考了一会儿,表示:“我想,自强不息是对的。”
同年,莫言被评为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杨振宁上场推介,莫言撰对联“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粒子之微”表达感谢。
南都此前报道,10月1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因病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是华人首位诺奖得主,因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等理论贡献而享誉世界。他心系祖国,于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对中国科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方都市报(nddaily)报道
见习记者 李思涵 南都N视频记者 马辉 侯婧婧

WTA广州公开赛|张帅完成逆转晋级八强
真诚服务,点亮客户心灯——联通小兰的服务之光|每日精选
暖心服务,传递联通温度——记联通营业员小袁的服务之旅|今日讯
湘财股份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跨境理财通”2.0落地以来 深圳地区银行业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速讯
湖北春隆木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安远县欣山镇老黄肥料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
热门:抚州市东临新区立成烟花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
地下管网概念异动拉升 青龙管业触及涨停 热讯
每日关注!长江中游首个“船电分离”式充换电运输航线启运
换罐15分钟、续航4000公里 2025绿色能源发展大会展示LNG船舶能源换罐
科创成长层首批新公司即将登陆科创板
每日播报!美股异动 | 意法半导体(STM.US)大跌逾12% Q3营业利润不及预期